您现在的位置: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 教学教研>> 教研活动>> 正文内容

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因此,也应该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只有真正转变和更新观念,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能使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必须努力的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自己不光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3、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

通过反思能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

(1)教学目标的反思。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制定和修正。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的进行反思和修正。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两方面的反思。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有些知识可以涉及或拓宽,使学生能人人都吃饱,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二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根据课改的要求,学生除了课本内容外,还有拓展型、探究型的学习内容,以及校本教材,教师选用教学内容的余地进一步扩大。对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做适当的调整。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教师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

(4)教师反思的方式因人而异。

① 写教后记。

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难点,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向学生反馈,不断完善。

② 观摩与分析。

我们要求课题组中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微格教学,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反复揣摩。积极参加校内或区、市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也可以与其他化学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换意见,以求共同进步。

③ 行动研究。

利用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性教学,其具体步骤为调查研究、明确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解决问题、再反思。行动研究与教学同步进行,不仅能改善教学,而且能在教师中间形成调查研究的氛围,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自我反思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展开自我反思,进行反思性教学,使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4、开展“教师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教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通过合作备课,协同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引导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

“教师合作”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革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师资源的潜力,以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适应课改的需要。

“教师合作”有利于创造一种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激发教师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热情,改变过于强调竞争造成的教师封闭、相互保守的僵化的沉闷的校园气氛。

 而“资源共享”都使全体历史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信息科技教研动态[ 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