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 教学教研>> 教研活动>> 正文内容

一样的目的地,不一样的风景——英语同课异构活动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I would rather watch sports shows than those ones》评课
                                            聂予柯


   

    在本次课堂上我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和电影类节目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在欣赏精彩的英文影片片段的同时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语法句型。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环节设计比较突出的:
一、精彩绝伦的英语短片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这堂课的开始,老师抛出一个问题“Do you like watching movies and what kind of movie do you like best”,让学生对下面的影片充满期待。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老师设计了一些和影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影片,最后由学生回答影片的类型:comedy, action
movie, tragedy, cartoon, science fiction等等。
二、简洁明了的短句对话训练学生的口语
    这节课的重要句型为“would rather do than do”, 单纯的进行造句练习会显得比较乏味,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电视类节目带入到句型中,并要求学生对喜欢的理由使用不同的形容词,学生的参与性很高。
三、 形象生动的学生表演点燃学生的热情
    在这节课的尾声,部分学生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学生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简短的英文表演,台下的学生猜出他们所表演的动画片或者影片的名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临下课时学生还意犹未尽……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于我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课堂环节设计比较新颖,在教授新课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整堂课在轻松的氛围下让学生获益良多。

 

 

仁爱版九年级下Unit6 Topic1  SectionA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朱利


     

 

    这个星期我和同事进行了一场同课异构的尝试。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下,这堂课课堂效果不错,我分享一下我的上课思路和过程:
    这节课主要是讲电影类型和电视节目的类型,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了解别人的喜好同时复习其它的业余活动,最后通过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考虑到初中阶段主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听写读写能力,在整个课堂设计中我始终贯穿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把整个课堂划分为两个欣赏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电影欣赏。第二个环节是电视节目的欣赏。首先,我通过电影倒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电影类型。若能再增加一两个视频,特别是外语电影的视频,以增加学生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对电视节目的欣赏,让学生熟悉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学生有了这个基础,当我播放一段视频时两个学生就电影的类型和电视节目类型展开了有效的对话。考虑到初三学生锻炼更好的交流能力,我把书上的对话进行了拓展,然后让学生朗读仿照视频之后自己编对话。整个环节不错,学生表现比较积极,勇于大胆地说出来。在进入课文时,通过听一段材料让学生熟练运用单词。后面的练习是通过图片选择喜欢的电影,让学生上黑板写答案,填补知识漏洞。本堂课有所欠缺是应该把练习部分也划分成第三个环节,听力可适当多播放几次,以增加课堂的有效性。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会继续努力,让课堂更精彩。


英语同课异构课评
                                       苏芙蓉


    聂予柯老师和朱利老师就九年级下册Unit 6 Topic1 SectionA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风格迥异,但课堂效果都非常不错。
    聂老师的课堂趣味性浓,激情四射。先用一些简短的视频来教授关于电影类型的新单词,不仅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而且瞬间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接着用学生所熟知的综艺节目来展示电视节目类型。通过设置情境,分组对话的方式来学习本堂课的语法知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最后用一个guessing game游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朱老师本堂课可以用“朴实”二字来形容。课堂开始朱老师就呈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板书了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用大家所喜爱的战狼电影视频进行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朱老师根据课堂内容及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的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紧扣,鼓励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直击中考,用中考题型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总之,两位老师用精心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课堂呈现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让我们享受到了一场视觉及听觉盛宴。值得大家学习。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