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 教学教研>> 教研活动>> 正文内容

评万敏老师《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肖高君

  学科核心素养课标的颁布,让老师们普遍感到迷茫。9月28日我听了我校万敏老师执教的《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课,让我对于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一些感悟。

 

  这一堂课从大的方向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改课。
  首先,这堂课利用了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精心设计了自主学习、标注年代尺等方式,培养学生概括和动手的能力。特别是标注年代尺的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阿拉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又让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
  最后,老师不仅让学生融汇贯通掌握了本课的基本历史知识,还通过“归纳三大宗教”的活动复习了之前所学内容,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的整理与归纳。


  以往历史教学中: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象阶段,难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和历史理性知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历史学习是“背背而已”,万老师这节课能够从培养学生的能力着手,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教学的表象阶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比较符合学科素养培养的课堂。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