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 校园资讯>> 船山快讯>> 正文内容

深入学习二十大,打造书香型校园 | 船山实验中学举行“春光下的阅读”分享会(之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 点击数: 字体: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对于教师来说,读书是提高教育教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最长远的问辩教学”。今年寒假,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打造书香型校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全体教师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2月20日下午,我校举行学习二十大 立德修身 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分享会,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分享读书心得。读书会由德育副校长刘学武主持。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读书分享会,去感受船山问辩课堂的革命!

语文组

彭金萍老师

作为一名新老师,彭老师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来到了船山实验中学。通过阅读《静悄悄的革命》,她了解到教育自有教育的规律,教学自有教学的章法。我校推行的问辩课堂将表达权和思维权放心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兴趣的参与课堂,彭老师以上学期《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为例,她在课堂中突发灵感,皇帝那样爱慕虚荣的人要是在现代,说不定也会发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新装。于是将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以朋友圈的形式贯穿,以点赞、直播、发弹幕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热情高涨,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下课之后仍然意犹未尽。


数学组

崔德老师

崔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树立“一位爱读书的老师”的flag。他以润泽的教室,热闹、沸腾,沉闷、压抑的三种类型的教室做对比,凸显出“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受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作为船山的教师,他呼吁大家将“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的今天,更要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思想落实在课堂之中。

英语组

邓冬梅老师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船山先生的精神引领着船山人。邓老师讲述她作为一个新船山人,从最初对“问辩课堂”的不适应、不了解,到一步步改变自己的角色、一步步贴近学生、看见学生一步步成长与变化,到潜移默化的相信问辩课堂,亲身感受问辨课堂所辐射的隐藏力量。特别是阅读《静悄悄的革命》后,更感受到问辩课堂中的“四有五疑”与佐藤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相互契合。邓老师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双重身份出发,由衷地感慨正是因为问辩课堂改革、“7S”管理的实行、学在船山以及家国情的浸润,船山的学子能够学习并享受着、成长并快乐着。

物理组

刘芊芊老师

刘老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入手,她从书中了解到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教材、同学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发展,这也是船山问辩课堂的目标之一:有参与。我们要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倾听的教室”,面对表达权下放的课堂,相比发言热闹,更重要的是尊重、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课堂上那些模糊多义的意见,允许进度慢一点,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让问与辩拥有投球般的快感,使学生的认识达到更丰富、深刻的程度。

化学组

荣雪老师

荣老师非常认同书中“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的观点,她提出了两点疑惑:如果给学生做一个画像,你希望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学习者?在教室里,教师到底应该做什么?最后得出“既有仰望星空之壮阔,也有扎根实践之厚重”的结论。

生物组

许敏老师

许老师从生物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兴趣,渗透生命观念;设计高水平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思维;优化课堂结构,注重科学探究;挖掘生活宝藏,培养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出发,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重燃那把即将熄灭的思维的火把,在问辩课堂中与学生共度愉快的时光。

地理组

李莹老师

李老师结合《静悄悄的革命》,指出在问辨课堂2.0的推进中,地理组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导向的原则,在注重知识记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比如讲到土地资源的利用的过程中会强调人地协调观,让学生明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学生年幼的时候就埋下热爱环境的种子,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全体人类都应该有的共识,通过课堂活动,让师生对于环保意识的思考和同频共振的情感交流达到预期效果。


历史组

易晶晶老师

易老师从书中提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申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人为中心来发展教育”,而船山的“问辩课堂”就是很好的落实,强调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的重要性。在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中追求“用心倾听的教室”。

政治组

雷洁老师

雷老师温柔的分享了3个观点:构筑一间润泽的教室,在这一年多的船山生活里,她看到了很多有爱的瞬间,比如班级文化墙、绿植架,开学季的仪式感,校领导的关怀等,让学生得到温暖的爱护和极大的尊重,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幸福感,这与党的二十大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营造一节开放的课堂,维持一种共进的状态,在这两方面,船山人从未停止探索,从集体备课到问辩课堂,考查课与督导课,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推门听课,尤其鞭策着年轻教师快速的蜕变和成长。


综合组

美术胡慧欣老师

胡老师讲到构建“学习共同体”船山人一直在路上。听评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各学科组“公开课”、“观摩课”、青年教师“过关课”等,“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落实也十分有益。


李绵利副校长总结点评

李校长提到,读书可以让我们向经典学习,向传统致敬,增强文化自信;读书可以让我们向榜样学习,给我们带来进取向上的力量;读书教会我们向动物学习,如何将生命融入自然中。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塑造自己的灵魂,才能够唤醒另外一个灵魂,最好捷径就是读书。

杨茂军书记讲话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杨书记对带来精彩读书分享的老师们表达了充分的赞赏和肯定,他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坚定船山“安静 务实 高效 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的今天,更要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思想。他强调,教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全体教职工务必恪守师德,积累沉淀,不断尝试,做出改变,着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着眼学科专业新变化、着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等层面,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推动船山的高质量发展。

杨书记还指出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提高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创建学习型船山,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更加从容,更加精彩!


正是春光好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